达人配资
上合组织峰会已经在天津顺利举办了,由于峰会汇集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首脑与国际组织领导人,这场峰会也因此成为众多国家互相谈合作的大型现场。
而作为彼此的邻国,中国,俄罗斯以及蒙古也借着这次峰会的机会进行难得的三边会晤,就经济建设,经贸合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中蒙这次并未让普京失望,俄罗斯很有可能要满载而归了。
天然气大单获通过,蒙古终于想通了
在上合峰会结束以后,俄罗斯国内传来一个好消息。
9月2日,根据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米勒的说法,俄罗斯与中国已经达成了有关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备忘录。
这一天然气大单获得通过,意味着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迎来里程碑式发展。
根据设计指标来看,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每年能够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中国年天然气进口量的约4分之1,一旦建成,将极大缓解中国的能源压力。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建设计划其实由来已久达人配资,早在2006年,中俄两国就达成共识,计划建造东线与西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其中的西线部分便是如今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
但直至2019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以后,作为西线部分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依然未动工建设,这一方面是因为中俄在供气价格上存在分歧,两国多年以来都一直谈不拢。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蒙古国在这方面始终保持一个抗拒态度。
在建设规划中,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需过境蒙古国进入中国,但蒙古国始终不愿合作。
按照惯例,俄罗斯需要给天然气管道过境的国家支付一笔“过路费”,但蒙古国看到了这条管道的价值,因此要价颇高,导致俄罗斯方面始终无法接受。
除此之外,蒙古国在过去几年间,不仅与美国达成了众多经济合作项目,同时还与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出于讨好美国,还是向美国纳“投名状”的目的,蒙古国都不会轻易答应在自己境内修建一条方便中国大量获取天然气的管道。
不过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情况又有了改变,西方国家开始专注于扶持乌克兰,大幅减少了与蒙古国的接触,其“第三邻国”政策已经实质上破产。此外,蒙古国经济连年走下坡路,通胀率大幅飙升,至今年年初已高达8.1%。
与此同时,无节制的放牧与矿产开采,也导致蒙古国气候环境恶劣,其全国所有城市都在遭受沙尘暴与风沙影响,土地荒漠化屡见不鲜,这也对其本就脆弱的经济造成了进一步打击。在面临经济崩溃的危局面前,蒙古国也终于想通了。
达人配资
从此前普京访蒙开始,蒙古国与中俄的关系明显升温,蒙古国也不再耍地缘政治的小聪明,对相关项目开“绿灯”。这次在华参加中俄蒙三边会晤期间,蒙古国就同意了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过境,并且还打算进一步延长合作范围。
中俄合作将进一步加码,俄罗斯已拿到自己最想要的
推动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显然只是中俄这次达成的众多合作项目中的一个,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中俄之间经贸合作规模与项目几乎每年都在提升,能源合作作为两国经贸合作领域的“压舱石”,自然也是中俄这几年以来的合作主题。
但除了能源以外,两国在其他领域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例如轻工业,民用品等领域。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俄欧经济往来几乎中断,此前一直将欧洲市场视为主要市场的一众俄罗斯企业也因此全体被“驱逐”。
而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国有能力吞下俄罗斯制造的产品。
在2023年,普京也曾公开建议俄罗斯企业发展中国市场。因此,在两国能源合作稳定下来以后,在其他领域必然也会迅速跟上,两国之间的合作只会继续加码。
而通过这么多年的交往,尤其是在这次上合峰会期间一次性达成22项合作协议,俄罗斯其实已经拿到了它最想要的东西,即中国的全力支持。
在欧洲乃至俄罗斯国内,曾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中国会趁俄罗斯无法从乌克兰脱身之际,对俄罗斯进行“背刺”。但事实证明,中国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一直重视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在2023年俄罗斯国家经济战略整体“向东看”以后,中国又与俄罗斯进一步加深能源合作,成为了俄罗斯天然气与石油的最大买家。时至今日,西方国家对于中俄之间的合作越看越不顺眼,欧洲以及美国已多次警告中国,要求中国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在今年特朗普上台以后,这一警告也正逐渐演变为威胁,特朗普此前曾号称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尽管最后并未成真,但他却在对印度的贸易战中使用“购买俄罗斯能源”的理由,对印度施加了额外25%的惩罚性关税。
虽然针对的是印度,但美国其实就是想杀鸡儆猴,向中国发出威胁,如果继续采购俄罗斯能源,后续可能会跟印度一样被施加惩罚性关税。但对于所有警告与威胁,中国均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继续扩大跟俄罗斯的合作。
这一举动实际上已经给俄罗斯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怎么折腾,只要与中国的联系还在,其经济就永远不会像西方说的那样迅速崩溃,通过这次上合峰会,俄罗斯更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对自己的全力支持。
也难怪普京在访华以后,总是将“中俄关系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这句话挂在嘴边,带着中国的承诺,普京已可以安心飞回莫斯科。
结语
中俄关系是全球大国关系发展的典范,这证明了大国交往中并非只有零和博弈,合作共赢反而能够起到更大作用。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中国仍将致力于维持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继续扩大合作,这一点是任何国家,任何警告与威胁都阻止不了的。
【信源:中俄蒙签天然气大单达人配资,“中国不在乎西方怎么想” 来源:观察者网】
第九财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